
随着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不断深入,教育信息化标准体系不断完善,教师数字素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主导者,其数字素养的提升成为新时代教育的迫切需求。我们要从强化数字化意识、聚焦数字化应用、增强数字化责任等方面探讨如何提高教师的数字素养,以推动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发展,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强化数字化意识
数字化意识是数字化相关活动在教师头脑中的能动反映,涉及教师对数字技术的认知、态度以及应用意愿等方面,是提升教师数字素养的关键环节。
改变教师对数字化的认知。数字化认知是指对于数字技术的本质、功能、应用范围以及发展趋势的理解。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积极引导教师认识数字技术不仅仅是一种工具,而且是能够深刻影响教育教学理念、方法和模式的革命性力量,从而帮助教师从更深层次上理解数字化教育的意义,从而更加主动地拥抱和运用数字技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西藏地区的认知水平跟不上时代步伐。在教育数字化进程中,改变广大教师对数字化的认知显得尤为迫切。从调研来看,各市地县(区)在改变教师对数字化的认知上进行不断探索,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作了许多努力。例如,通过“组团式”援藏,每年有400余名优秀教师到西藏支教,通过手把手教的方式,提升广大教师对教育数字化的认知。个别地市每年选派优秀教师到内地兄弟省市跟岗学习,通过这种交往交流交融,跟岗学习教师和对口帮扶学校的教师对教育数字化的认知有较大改变,但因这种交往交流的数量不够、覆盖面不足、发挥作用不太明显,亟须扩大这种交往交流的教师数量和覆盖面。
提升教师应用数字化的意愿。数字化意愿涉及教师对于使用数字技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建立完善教育数字化的激励机制,提升教师探索和尝试新的数字工具与方法的积极性,逐渐将数字化融入教学实践中,以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体验。同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共享,不断丰富和拓展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在西藏,广大教师应用数字化的意愿主要受三方面因素制约:一是教师自身的数字素养;二是学校对教育数字化的重视程度;三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的激励机制。目前这三个方面均不乐观,从广大教师的数字素养来看,与兄弟省市的教师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学校对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视程度也不高,仅少数学校对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视程度相对较高,多数学校在数字化转型方面缺乏思考、措施、方向和突破口。在这种情况下,重视程度也就无从谈起,与此同时,激励机制也就无法健全。目前,一些市地县(区)在提升教师应用数字化的意愿方面也作了一些有益探索。例如,将教师的数字素养纳入教师职称晋升的考核范围,教育行政部门加大对学校负责人的培训,通过征集数字资源等活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校对数字化转型的重视程度,提升了广大教师对数字化应用的积极性,目前在这方面仍需进一步加强。
坚定教师应用数字化的意志。数字化意志强调的是教师在面对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决心和坚持。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为教师应用数字化创建轻松的应用环境,建立科学的体制机制,从而坚定教师在面对技术挑战和变革阻力时应用数字化的意志。同时,教师也应克服自身的恐惧心理,在教育数字化过程中持续学习和实践,不断克服困难,确保数字化教学能够得到有效的实施和推广。西藏的特殊环境铸就了西藏人民勤劳勇敢、奋发向上的精神,如老西藏精神、“两路”精神。所以,在坚定教师应用数字化的意志方面,西藏的广大教师具有一定的精神基础,在下一步的工作中,重点应将这种精神与教育数字化相结合,以坚定广大教师应用数字化的意志。
强化教师数字化意识,就是要培养教师具备积极的数字化认知,增强使用数字技术的意愿,以及在面对困难时保持坚定不移的数字化意志。这是实现教育数字化转型,提升教师数字素养的重要基础。在西藏,一些实践和实例已在探索,需要不断挖掘、整理、推广方能全面提升。
文章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