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不断深入,教育信息化标准体系不断完善,教师数字素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主导者,其数字素养的提升成为新时代教育的迫切需求。我们要从强化数字化意识、聚焦数字化应用、增强数字化责任等方面探讨如何提高教师的数字素养,以推动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发展,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强化数字化意识
数字化意识是数字化相关活动在教师头脑中的能动反映,涉及教师对数字技术的认知、态度以及应用意愿等方面,是提升教师数字素养的关键环节。
改变教师对数字化的认知。数字化认知是指对于数字技术的本质、功能、应用范围以及发展趋势的理解。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积极引导教师认识数字技术不仅仅是一种工具,而且是能够深刻影响教育教学理念、方法和模式的革命性力量,从而帮助教师从更深层次上理解数字化教育的意义,从而更加主动地拥抱和运用数字技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西藏地区的认知水平跟不上时代步伐。在教育数字化进程中,改变广大教师对数字化的认知显得尤为迫切。从调研来看,各市地县(区)在改变教师对数字化的认知上进行不断探索,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作了许多努力。例如,通过“组团式”援藏,每年有400余名优秀教师到西藏支教,通过手把手教的方式,提升广大教师对教育数字化的认知。个别地市每年选派优秀教师到内地兄弟省市跟岗学习,通过这种交往交流交融,跟岗学习教师和对口帮扶学校的教师对教育数字化的认知有较大改变,但因这种交往交流的数量不够、覆盖面不足、发挥作用不太明显,亟须扩大这种交往交流的教师数量和覆盖面。
提升教师应用数字化的意愿。数字化意愿涉及教师对于使用数字技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建立完善教育数字化的激励机制,提升教师探索和尝试新的数字工具与方法的积极性,逐渐将数字化融入教学实践中,以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体验。同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共享,不断丰富和拓展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在西藏,广大教师应用数字化的意愿主要受三方面因素制约:一是教师自身的数字素养;二是学校对教育数字化的重视程度;三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的激励机制。目前这三个方面均不乐观,从广大教师的数字素养来看,与兄弟省市的教师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学校对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视程度也不高,仅少数学校对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视程度相对较高,多数学校在数字化转型方面缺乏思考、措施、方向和突破口。在这种情况下,重视程度也就无从谈起,与此同时,激励机制也就无法健全。目前,一些市地县(区)在提升教师应用数字化的意愿方面也作了一些有益探索。例如,将教师的数字素养纳入教师职称晋升的考核范围,教育行政部门加大对学校负责人的培训,通过征集数字资源等活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校对数字化转型的重视程度,提升了广大教师对数字化应用的积极性,目前在这方面仍需进一步加强。
坚定教师应用数字化的意志。数字化意志强调的是教师在面对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决心和坚持。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为教师应用数字化创建轻松的应用环境,建立科学的体制机制,从而坚定教师在面对技术挑战和变革阻力时应用数字化的意志。同时,教师也应克服自身的恐惧心理,在教育数字化过程中持续学习和实践,不断克服困难,确保数字化教学能够得到有效的实施和推广。西藏的特殊环境铸就了西藏人民勤劳勇敢、奋发向上的精神,如老西藏精神、“两路”精神。所以,在坚定教师应用数字化的意志方面,西藏的广大教师具有一定的精神基础,在下一步的工作中,重点应将这种精神与教育数字化相结合,以坚定广大教师应用数字化的意志。
强化教师数字化意识,就是要培养教师具备积极的数字化认知,增强使用数字技术的意愿,以及在面对困难时保持坚定不移的数字化意志。这是实现教育数字化转型,提升教师数字素养的重要基础。在西藏,一些实践和实例已在探索,需要不断挖掘、整理、推广方能全面提升。
聚焦数字化应用
加强数字化培训。加强数字化培训是提升教师数字化应用能力的基础。在西藏,在抵边一线,广大教师对教育数字化的培训尤为渴望。一些教师从教一生也未参加过教育数字化方面的培训。究其原因,主要是受财力、物力、人力等因素制约,举办的培训频度不够、培训规模较小、培训覆盖面不足。西藏绝大多数县级财政收入在几百万到几千万元,投入教育经费虽均超过20%,但因基数小,仅能保障教育的一般性支出,很少有充裕的经费投入到教育数字化培训之中。同时,西藏缺乏具备专业素养和有影响力的培训专家团队,从兄弟省份聘请专家距离远、费用高,且还存在水土不服的问题,所以,为西藏教师提供专业的全方位的数字化教育培训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一是培训内容要优选。面对经费不足,我们就不能采取“大水漫灌”的方式,而是要采取“滴灌”的方式,优选学员、优选内容,针对教师对数字素养的不同需求,根据教师数字素养水平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面向全体教师,特别是年龄较大和位于偏远地区的教师,应开展基础的数字化设备操作技能培训,如使用教育专网、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教学软件等进行基础性培训,缩小教师之间的数字化差距;针对一线教师,开展数字教学工具的使用培训,如在线教学平台、智慧黑板、虚拟实验室等,进一步提高教师数字素养,提高针对本学科的数字化应用水平;针对教研人员和部分一线教师,开展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挖掘与整合培训,提高教师应用数字化的熟练程度,从而减轻教师负担,提高教师应用的积极性;针对学校教学管理者、班主任及专任教师,开展利用数字化手段进行教学评价的培训,促进教育教学反馈机制的建立,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针对学校管理者、电教员,开展最新的教育数字化趋势培训,如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等,开阔视野,提升学校管理者对教育数字化的重视程度,促进数字化全面发展。通过系统培训,使教师掌握数字化教学的基本技能,了解数字化教学的最新动态。
文章关键词: